历史来源
以邑名为氏。据《姓谱》所载,春秋时卫国大夫孙林父食采邑于戚邑 ( 河南濮阳市 ) ,其后有戚氏。国亡后,子孙逃往东海。
戚姓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传说春秋时,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,惠孙的后人孙林父,在卫献公时任上卿。卫献公喜欢游乐,不理政事。孙林父想内结贵戚,外通晋国,企图趁机操纵卫国朝政。卫献公对此有所耳闻,但又束手无策,两人矛盾日渐加深。孙林父知道卫献公对他心怀猜忌,就联合他人之力赶走了献公,另立新君殇公,殇公把戚邑(今河南濮阳东北)封给了孙林父。后来,孙林父与他人争权失败,逃到晋国。他的子孙很喜欢戚邑这个地方,世居此地,并以戚为姓。后来卫国灭亡,戚姓逃亡东海,成为望族。
家族名人
戚姓的历史名人很多,汉代的临辕侯戚鳃,显赫一时,爵位传了七代。南北朝梁江州刺史戚衮、唐人南宫女子戚逍遥、宋代画家戚仲,都是知名人物。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,更是大名鼎鼎,家喻户晓。
戚夫人
生卒年不详。汉高祖的宠姬,生赵王如意。高祖屡欲立为储君,不果。高祖崩,,吕后酖赵王;杀戚夫人,去其耳目手足,置于厕所中,称为「人彘」。
戚继光
戚继光(公元1528~1587年),字元敬,号南塘,山东蓬莱人,出身于武将世家。他最初在山东专门从事防倭活动,任登州卫指挥佥事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公元1555年)改调浙江都司佥书,置身于抗倭最前线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戚继光能够取得抗倭战争的胜利,与他优异的指挥才能、卓越的军事思想及英勇善战的“戚家军”是分不开的。
鉴于明朝军队兵惰将骄、纪律松弛、战斗力低等弱点,戚继光两上《练兵议》,并以“杀贼保民”为号召,亲自招募素质良好的矿工和农民入伍。经过精心编制和严格训练,他将这些人编成新军,他又招募渔民,组成水军。戚继光根据倭寇的作战特点,操练阵法,不断更新新军的武器装备。
戚继光让不同年龄、不同体格的士兵使用不同的武器,这样因人而异地使用武器,更能发挥每个士兵的战斗力。在戚继光创下的阵法中,以“鸳鸯阵”最为有名,最适合同敌人近战:敌人进到100步以内,士兵放射火器;60步以内,弓弩手放箭;距离再近时,士兵手持刀枪冲杀。冲杀时,以12人为一队,持长枪、狼筅的士兵从两边包杀,这种阵法能更有效地发挥部队的战斗力。这支被百姓亲切地称做“戚家军”的新军,在戚继光的领导下,纪律严明,作战英勇,对百姓秋毫无犯,屡立战功。
从1561年四月开始,倭寇分股侵犯浙江沿海地区,戚继光率主力赶往倭寇较多的宁海。宁海倭寇闻风而逃,并准备偷袭台州府城。戚继光作战一向注重侦察敌情,很快就知道了这一动向,立即挥师南下。戚家军经过半天急行军,来到台州城下。士兵们想进城用饭,守城门的士兵说:“我们奉命守城,现在谁也不准进城。”有些士兵就在城门口吵闹起来,戚继光责问士兵们:“大敌当前,你们还想争着入城?”有个士兵高呼:“别让守城的人说我们是饭桶!弟兄们!我们先消灭敌人让他们瞧瞧!”于是,戚家军将士士气大振,忍着饥饿在距城二里的花街迎击敌人。倭寇摆开一字长蛇阵,蜂拥而来,一个左手挟矛、右手持刀的头目气势汹汹地冲在前面。戚继光高呼:“谁杀得此贼,记他头功!”勇士朱应声而出,连发两铳,打掉那个倭寇头目的武器,然后冲上前去,砍杀了他,还连斩敌人7名。戚家军英勇杀敌,当天五战五捷。五月十四日,又有一大股倭寇企图以攻打台州城为名,偷袭处州。戚继光又事先察知敌人动向,在一处峰岭之地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,以1500人的兵力,打得近3000倭寇一败涂地。
抗倭斗争胜利后,戚继光被调去驻守明代北方九镇之一的蓟州镇,以防蒙古军队南下。戚继光任总兵后,治军有方,大大加强了蓟州镇的防务,也保障了京师安全。后因奸臣诬告,他被降调广东,最后因明朝官场黑暗而辞职还乡。
地望分布 山东东海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