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根溯源
一、来源有四
1、以国命姓的,是周文王姬昌庶子召公姬奭(音式)之后。《姓氏笺释》注云:“源于姬姓。周代召康公的旁支子孙,食采于巨野之浿水,后叫浿国(今山东巨野县西南有浿城),子孙去邑为氏。”山东省汶上县《姬氏志》亦介绍:贝姓,系出清河郡,召康公支子食采于巨野之贝水,后为贝国,子孙去邑为贝氏。《中华百家姓秘典》记载:出自姬姓。是周文王庶子召公姬奭之后。召康公移封于蓟(音记)其支庶子孙食采于今河北省巨鹿水,建立了浿国,为燕国附庸,其子孙遂以国名为浿姓,后简化为贝氏。这一支贝氏望出河北省清河(即河北省清河县东贝丘)。《中华五百姓氏源流》云:“现有学者研究后认为,贝出于姬姓,为周文王庶子召公之后。召公康移封于蓟,其支庶子食采于贝国(在今河北巨鹿贝水一带),为燕国附庸,其子孙遂以国名‘贝’为氏,后去邑旁,为贝氏。”显然是黄帝后裔。 2、以邑为氏的,是姬姓诸侯国晋国公族后裔。《中华五百姓氏源流》云:“还有学者认为,晋国有大夫受封于贝邑(在今河南南宫一带),子孙以邑名为氏。”显然也是黄帝后裔。
3、以地名命贝姓的有: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姓苑》‘贝出清河贝丘。’盖以地为氏,今吴越多此姓。今山东博兴县有南贝丘乡。”
4、《姓源韵谱》注云:“系古贤者贝独坐之后。”
二、迁徙分布 现行较罕见姓氏,京、沪、辽、鲁、晋、陕、粤、贵、黔等地均有分布,汉族、鲜族、蒙古族、傈僳族等有此姓。
三、郡望堂号
堂号: 明朝时贝恒任邵阳知县,后改知东阿。为官仁察明恕(任是爱民 ,察是注重调查,明是清白不浑,恕是对人宽厚仁慈),甚得民心。 朝廷调他另有任用,东阿耆老数百人到朝廷挽留,朝廷只好升他一级 仍留东阿。
郡望: 《姓氏考略》与《郡望百家姓》都记载:贝氏望出清河。 汉高帝五年(公元202年)置郡,治所在清阳(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南 )。相当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博兴。临清一带地区。
四、历史名人
贝俊:唐代画家,工花鸟,犹工鹰鹘。见《历代名画记》。
贝青乔:清代诗人,字子木,江苏吴县人。诸生。鸦片战争时, 曾为奕经幕僚,于浙东抗击英国侵军,目睹清政府腐败,写了许多爱 国诗篇,影响较大,有《半行阉诗存》。
贝义渊:南朝梁书法家,吴兴人。书有《梁始兴忠武王萧詹碑》 ,现存江苏南京,碑文残损过半,留存的字,带有行草笔意,颇为雄 难。
贝钦世:宋代江阴知县,上虞人有惠政。县有运河久湮,贝钦世 欲浚治之,大姓争捐金为助,不逾月而成。
贝琼:明朝文学家,字廷居,浙江崇德人。博览群史,工诗能文 。明初召修《元史》,官国子监助教。与再,张美和、聂铉齐名,时 称摮删??鷶。有《清江文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