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来源
出自子姓。据《元和姓纂》及《广韵》所载,商王武丁分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(今河南省邓州),称邓侯。春秋时有邓侯吾离期,朝鲁国。后邓国被楚国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因邓氏为曼季后裔,故又云出自曼姓。又据《安化邓氏谱序》所载,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,受封为邓王。南唐亡国后,李从镒之子李天和逃匿,以其父曾封邓王之故,改姓邓氏。
邓(dèng)姓是我国的百家大姓之一,在当今我国常见大姓中,邓姓居第34位。老百家姓排名第161位,新百家姓排名第29位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702万邓姓人口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54%。
邓(dèng)姓来源有三
1、出自姒姓(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)。据史籍《路史》记载,夏朝的始祖大禹为姒姓,夏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(今河南邓州一带),邓郡的后世子孙以国为氏,称邓氏。
据《姓氏急救篇注》载:邓,古国名,本曼姓,其后称邓氏。以国为姓,是为得姓受姓之始。传说炎黄二帝时,一个以邓(登)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邓州一带。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,并跟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。到夏朝初年,夏王仲康把其儿子分封到了邓地(今河南邓县)。周王胡齐四年(公元前678年),邓国为楚国所灭,其后裔以国为姓,称邓氏。
2、出自子姓(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)或曼姓。据《元和姓纂》及《广韵》所载,商王高宗武丁封他的叔父(曼季)于邓国曼城(今河南邓州),是为曼侯,称曼氏,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(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),经西周、春秋延续了600多年。西周时,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,但因与楚为敌,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。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,便纷纷改姓邓,史称邓姓正宗。
据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》概括为:“邓姓出自于子姓,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于邓国,迨至春秋被楚国所灭,后裔以国为氏,称邓氏。”《三元邓氏家谱》也载:“邓氏得姓,相传源于殷商武丁在位时 ,武丁因封其季父曼(字德阳)于南阳(今河南省境内)邓国,遂以国为姓。故皆尊曼公为我邓氏鼻祖。”曼季立国于颍川昭陵之间,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附近,国名为邓国。周桓王(公元前719——公元前741年)时,邓宣(字吾离),为了对抗虎视眈眈的楚国,与蔡、郑二国交盟,以尊周室面朝服于周。周襄王(公元前651——公元前683年)邓被楚所灭失去封国后,邓国王室后裔以封国为姓,如邓扈乐在周宫廷内任卿士,邓廖为良将于楚,邓季为贤大夫于吴。这就是《元和姓纂》所说的“曼姓,殷时侯国也,春秋时,邓侯吾离朝鲁,后为楚文王所灭 。有说邓氏出自子姓,其先世殷朝武丁封叔父曼季于邓,赐姓曼,一传至辟方,二传至云都,三传至吾离,便以国名为姓。”
3、出自李氏。据《安化邓氏谱序》所载,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,受封为邓王。公元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,宋太宗赵光义下令缉拿南唐宗室,李从镒之子李天和出逃,避居新淦(今江西新干县)桃溪村;他以父亲封地为氏,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。
家族名人
邓禹 东汉南阳郡新野县人。字仲华(公元2-58年)。幼年游学于长安,与刘秀(光武帝)相友善。在刘秀推翻王莽,恢复汉朝过程中,邓禹功不可灭。东汉建立后,禹累官大司徒、右将军、太傅,封高密侯。邓氏遂极盛一时。为南阳郡之大族。
邓润甫 宋代建昌人,字温伯。皇裕(公元1034-1037年)进士。初为上饶尉、武昌令,后知(主持)谏院,历任翰林学士、礼部尚书、兵部尚书、尚书左丞等。
邓训 东汉邓禹第六子,字平叔。少年有大志,明帝初(公元58年)任郎中,谦虚宽容,礼贤下士,士大夫多归之。历官乌桓校尉,张掖太守,护羌校尉。
邓曼 春秋时楚武王夫人。武王子屈瑕讨伐罗国,邓曼知屈瑕必败。武王讨伐隋国心重,邓曼叹曰?quot;王禄尽矣!盈而荡,天之道也。"后来,武王果然死于横木之下。人言:邓曼知天道。
邓小平: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,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